本科学的计算机,废弃了计算机专业,毕业阴差阳错做了内容运营,这一点和半撇恰恰相反,我热爱营销,也喜欢那种数据驱动的运营,从无到有去推广一个产品的过程。

工作近3年,目前在深佛两地做运营的项目工作。阿龙同学发了一首歌到了群里,我才开始了回顾一个月学习的经历。说真的,有一点神奇的感觉,没有想到一个课程可以跟自己的交互可以这么深刻。

一开始报名的时候是朋友推荐的,其实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待,特别是第一周的时候,虽然课程视频看着挺有趣,但是理论学习起来感受不会特别强烈。真正到了故事结构的那一个模块,是我自己感受特别深刻的。我看着半撇的创业故事的最后那一句话:“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,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”。

我才突然发现认真思考起来:是啊,工作了这么多年,到底我的使命才哪里呢?看着半撇,感觉我的年纪应该也和他差不多,但是他的沉淀和对做事的用心让我突然间让我自己百感交集,也感叹学习的力量。

回到整个训练营的结构吧。

第一周的课程是应用传播学的课程,主要提及的是修辞学、详尽可能性模型、影响力六要素还有故事理论。在这一周的课程中,也就是训练我们怎么样传播可以更容易说服别人,无论是逻辑、情感、人品、故事、互惠性、共识性等等等的要素。而对于传播的过程而言,特别对于营销来说,我们就是希望通过信息的传递来改变用户的观点,或者采取某个行为。

故事理论的模块是我最令我叹为观止的。“一个好故事一定要先打动我自己,才能打动别人”,这个是辅导中半撇一直我强调的, 就是我自己在做运营一样,再厉害的运营也救不了一个烂产品。构建一个好的故事需要3P的原则:一个好的主角、明确的动机、矛盾驱动的情节。

具体到人物中,需要主角内心有对某一件事情的强烈的欲望、独特性用于吸引眼球、复杂性表达欲望背后的Why;在动机中,我们需要写下这个故事最后希望用户感觉到什么信息;情节有非常细致的分为:Hook、Ask、Acceptance、Hurdles、Answer、Jab。

用一句话来说什么是一个好的故事:有情人历经千辛万苦最后终于在一起。半撇私塾的故事结构其实是对好莱坞的经典故事结构的重新解构。我写的是自己一步一步探索到内容运营的一段成长经历。

第二周是产品周,我用好奇者模式提出了短视频的一个学习社群,最后采访了公司上上下下的运营人员份,发现这个市场还是很大的,然后越做越兴奋,草图和着陆页的作业页的得到了老师的表扬。

最后一周的内容营销课也是发现了很多非常厉害的工具,应为GA自己平常也会接触到,所以还好,但是上了课才知道原来以前都浪费了好多钱请第三方监测,原来1个UTM就可以搞定,不过对于GA还是需要深入学习的。

最后这是我知乎的首发,之所以写这么多,第一是很感谢半撇私塾,第二很喜欢半撇这种做事执着的人,第三是感谢野子这么到位细心的班主任,第四是希望能让这么美好的东西让更多人看见。

加油,半撇私塾!